原指網路論壇中,對涉及"擬人動物"性癖喜好之視覺影像的調侃。現多與"不獸控制"同為獸迷、獸控愛好者(註1)自嘲,彰顯所愛的非貶抑用語。
據萌娘百科資料,迷因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、一位日本繪畫家在Pixiv論壇發布的作品。該繪畫展示了人類至野獸5種不同的「獸化」程度,級別上升意味著身上動物的特徵越多,人類特徵則反比減少。該圖常用於作為區分獸耳娘與furry(註2),及獸迷文化的分類標準之一。
隨著該圖傳播,開始出現將最後一階段合成其他迷因的惡搞圖。其中最著名即為美式零食的擬人吉祥物: 奇多豹(Cheetos),研究員推測可能與該公司推出的產品口味"雙倍濃起司"有關。
鑑於部分案例性表現頻繁,已列為認知危害(Cognitohazard)類別的視覺迷因。
受試者以肉眼直接觀察時,部分人員將逐漸表現出對項目的性吸引力。實驗結果表明任何形式之媒體,在項目添加高於標準值超常刺激(Supernormal Stimuli)的煽情元素情況下,依受試者閾值不等將顯現出等同直接碰觸的興奮回饋。
註1: 據臺灣獸人文化研究社資料,「獸控」較偏向強調二次元性癖的用法;「獸迷」則是強調身份認同。一位獸控不見得是獸迷,獸控未必對「獸」有情感身份的強烈認同,也是涉入程度相對較低/缺乏社群認同的人。
註2: 由於分類複雜容易混淆,這裡的furry指的是廣義對於擬人化動物的喜好,而非有動物特徵的人類、彩虹小馬愛好者或人外奇幻生物
用戶A: 【討論】給我滿滿的母獸圖
用戶B: 超濃起司,讚!
此概念廣泛出現在SCP基金會或衍生的研究口吻風格寫作中。意指人類五感一旦接觸、學習或察覺到,即會造成危害的某種資訊、事件、地點或人/物體,簡言為對觀測者產生影響的「事物本身」。
如果你因為某事物擾亂想法,想到通常不會去想的事情,或做出你不認為你會去做的事,可算是廣義的認知危害。改變對當前自己狀態的心理認知是感知影響(Sensory),五感接觸的影響則是幻覺(Hallucination)。
攜帶迷因的媒體本身是一種認知危害,但並非所有認知危害都有傳染性。其他類似範例有:
迷因(Memetic):產生影響並依附媒體「廣泛傳播」的資訊,例如童話故事、流行語梗圖
情報災害(Infohazard):大眾「不應該知道太多」,光是認知到就會帶來危險的機密資訊
精神污染(Mental pollution): 對觀測者「心理造成嚴重負面刺激」的事物
噩夢燃料(Nightmare Fuel): 「引起恐懼不安」或誘發失眠的各種媒體
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記載念法為"規工kui-kang",形容一整天、成天。現多指短媒體抖音託管,經閩南語男性重新配音,伴有文字描述或效仿煩人柳丁/柳丁擱來亂(Annoying Orange)人臉形式之衍生迷因。原影片標題為"ой блин извини пожалуйста" (哦糟糕,我很抱歉),影片主要描述一水母的傘狀體因一名人類試圖舉起而導致斷裂。
屬於認知危害(Cognitohazard)類別的聽覺迷因,已有多項報告指出該對象對於描述特定行為人群相當具體(詳見: 八嘎冏),衍生觸媒除控制部分受試者行為,也會持續強化迷因的傳播記憶,受試者會不停重複言詞並試圖高分貝模仿、重現曾聽聞的男性菸嗓聲音。
兄弟啊,我們之前應該是不認識啦,應該是無怨無仇啦齁
啊老子在那邊好好的 ,你硬要過來給老子摸兩下我都已經沒說話了,你現在乾脆直接把老子的頭拔起來是怎樣?害老子剛長大而已就又馬上要去投胎,歸剛欸!
敲擊的狀聲詞,現多指柴犬或其他迷因角色被球棒、錘子或其他重物擊中頭部致變形,並伴有"Bonk!" , "Go to Horny Jail" 文字描述之影像。
屬於認知危害(Cognitohazard)類別的聽覺迷因,已觀測到諸如"No Horny", "I don't want to be horny anymore", "to be happy"等變種出現。分析後發現部分相關迷因影片中的敲擊聲與知名美國卡通:海綿寶寶共用相同的免版稅罐頭音效(詳見Rock-a-Bye Bivalve集數)
部分受訪案例聲稱,在觀看該對象時彷彿聽見了敲擊聲;嚴重者甚至感到頭部被不明外力重擊,研究員建議易受影響的用戶應減少任何色情媒介的曝露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