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指網路論壇中,對涉及"擬人動物"性癖喜好之視覺影像的調侃。現多與"不獸控制"同為獸迷、獸控愛好者(註1)自嘲,彰顯所愛的非貶抑用語。
據萌娘百科資料,迷因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、一位日本繪畫家在Pixiv論壇發布的作品。該繪畫展示了人類至野獸5種不同的「獸化」程度,級別上升意味著身上動物的特徵越多,人類特徵則反比減少。該圖常用於作為區分獸耳娘與furry(註2),及獸迷文化的分類標準之一。
隨著該圖傳播,開始出現將最後一階段合成其他迷因的惡搞圖。其中最著名即為美式零食的擬人吉祥物: 奇多豹(Cheetos),研究員推測可能與該公司推出的產品口味"雙倍濃起司"有關。
鑑於部分案例性表現頻繁,已列為認知危害(Cognitohazard)類別的視覺迷因。
受試者以肉眼直接觀察時,部分人員將逐漸表現出對項目的性吸引力。實驗結果表明任何形式之媒體,在項目添加高於標準值超常刺激(Supernormal Stimuli)的煽情元素情況下,依受試者閾值不等將顯現出等同直接碰觸的興奮回饋。
註1: 據臺灣獸人文化研究社資料,「獸控」較偏向強調二次元性癖的用法;「獸迷」則是強調身份認同。一位獸控不見得是獸迷,獸控未必對「獸」有情感身份的強烈認同,也是涉入程度相對較低/缺乏社群認同的人。
註2: 由於分類複雜容易混淆,這裡的furry指的是廣義對於擬人化動物的喜好,而非有動物特徵的人類、彩虹小馬愛好者或人外奇幻生物
街頭字典查詢:超濃起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