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Social Justice Warrior」原是作為一個中性術語,起源於20世紀後期,意義為指投身社會正義運動的人們
現在一般用此詞代指支持各類平權運動如女權、民權、進步主義、LGBT和多元文化等等的特定偏激人士,有相當一部份人只是在利用多元進步的思想,去達成自己的利益,而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分子卻依舊得不到任何幫助
簡言之,SJW根本就是假借社會正義和社會運動之名行不義之舉的新型態流氓,而且常常還是人們普遍瞧不起的那種專門欺善怕惡的流氓,甚至根本就是一群人渣
有鑑於SJW對既有文化創意產品甚至現實文物所造成的破壞,可以認為SJW完全就是歐美國家的小粉紅,而講求政治正確已經變成了歐美版的文化大革命
去你的SJW
「薪水小偷」 這個說法是從韓國來的。
你上班時也常摸魚ㄇ?
比起飛簷走壁的竊盜與明目張膽的搶劫,那些在工作場合擺爛的人,其實也是在偷,偷的正是他的薪水。
雖說現實職場壓力大,人應該適度裝死以免自己真的過勞死,但有些人實在裝死過度,已影響到團隊的正常運作。在近年,這些薪水小偷的最大特色,就是將「擺爛」美化為一種個人的品味,這種品味的美學價值之高,還足以對抗道德質疑。
當團隊近入戰鬥期,忙得半死的時候,這些人會強調自己的步調不能亂,氣一亂,就沒有生產力。他們會泡點茶或咖啡,有吸菸空間的就來支菸或雪笳,還要聽上十幾、二十、三十分鐘的管弦、交響、爵士樂,先讓他好好「整理自己」一段時間,這樣才能出面處理事情。
有文青派的,自然也會有「館長派」的。就算工作再趕、再急,他也會堅持每日正常體能筋肉操練,彷彿停了一天,甚至少做一組,肌肉就會消風,心律就會不整。
對比球員今年成績與現有高額薪水,雖有物超所值者,但被形容為「薪水小偷」的,在近年可說是越來越常見。除了受傷以外,拿到「大合約」之後的放鬆心態或許是最主要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