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cky8787 颜伯峰 🇲🇾  ·  3年前

司法应不应该考虑人性?

这是我国中的华文协会的辩论活动的题目。

我是反方阵营,也就是司法不应该考虑人性。

经过一番辩论,最后评论员(学生)总结时没说谁赢了,但却说了关于新加坡最近一个智障因贩毒而判死刑。

评论员对比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司法,马来西亚的司法当中是有考虑一些人性,新加坡则是完全尊重司法,不考虑任何人性。评论员说出这些是为了让我们思考:

司法应不应该考虑人性

我想了几天,最后觉得司法不应该考虑人性。

我是这样认为的:

新加坡在70年代时,持枪抢劫的罪案非常猖獗,至到新加坡出台严厉的军火管制法律,才让新加坡较为安全些。

军火管制法律里面,其中有一条法律是这样的:

不管你有意或无意开枪杀人,统统判处死刑。

这条法律非常的不顾人性,让许多人都吓到了,也就代表阻吓了一些罪犯。正因如此,新加坡才成为了枪杀案最低的国家。

我在这里发贴,是想知道知兄的一些浅见,就是关于司法应不应该考虑人性。

按讚的人:

共有 22 則留言

??? 🇬🇧 3年前

如果司法過度考慮人性只會令精神病人的犯罪率增加,因為他們知道就算犯甚麼法也只會輕判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我想法是,精神病犯罪也是犯罪,不能說他是精神病就無罪,強迫治療,治療過程像坐牢,先關他的幾年再說。

按讚的人:
Bucky8787 颜伯峰 🇲🇾 3年前

说到精神病犯人,我想到了FBI帅哥










鄧佳华!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華哥怎麼了嗎?

他的華根初上給我留下很大的陰影!

按讚的人:
??? 🇬🇧 3年前

欸幹你有看?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島上的成年人應該都看過了。QQ

按讚的人:
??? 🇬🇧 3年前

香港的瘋子就是









天水圍墮天地獄獸 一一 劉馬車!

按讚的人:
??? 🇬🇧 3年前

弄得我也有興趣看華根初上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請小心服用!

按讚的人:
黑毛狐狸 🇹🇼 3年前

喔齁,還好,我只看到片段的幾秒

按讚的人:
黑毛狐狸 🇹🇼 3年前

@@ 看管理人數多少吧?

不考慮人性的話,隨著人數群體增加,那司法維護的成本也會等比級數增長,超過一定程度還是得回歸人性化管理。

按讚的人:
Bucky8787 颜伯峰 🇲🇾 3年前

中国表示:Am I a joke to you?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執法效率與執法成本也是一個大問題,不是說法立得嚴就好,後頭還有執行、錯判、道德、有無違憲等等問題要面對。

按讚的人:
Bucky8787 颜伯峰 🇲🇾 3年前

不过立法严确实有阻吓作用,尽管会有人不知死活、以身试法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我忘了是「尚書」還是「左傳」說的,「刑不知度,則威不可測。」

意思就是法律的嚇阻力不在定得多嚴、或多明確,因為一旦明碼標價,有心人就能有所依據,去衡量價碼,計算成本;比如要我殺一個人,依刑責輕重,可開多少價等等。

最好的方法就是說一個大概,讓人不知道其犯案後的代價有多大,難以估算成本!

所以我們長常會看到法條這麼寫:「最低N年,最高N年。」、「加重其刑幾分之幾」或「從重量刑」等字眼。

所謂「三年起步,最高死刑!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
按讚的人:
黑毛狐狸 🇹🇼 3年前

應該說,「嚴法具有嚇阻作用」,這本身就是預測人性的假設。

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拾金不昧的社會實驗,它把遺失錢包的是否歸還大概分成四個影響參數:

1.金錢的多寡;錢少,歸還的意願較低,但不一定是明確的犯罪意圖。
2.犯罪的成本;但錢越多,犯罪的自覺就會越強。
3.對於遺失者的同理程度;比如裡面有鑰匙、身分證之類的東西。
4.拾獲者自身的道德程度;這邊強調的部分是針對「偷竊厭惡」程度。

簡單來說,對於拾獲者來說,歸還也是有時間成本,所以在錢少的時候拾獲者不一定會選擇歸還。

於是劃分出了四個象限:

高同理、高偷竊厭惡:無論何時都會歸還。
高同理、低偷竊厭惡:錢少的時候會歸還,但錢夠多就不會還。
低同理、高偷竊厭惡:錢少的時候不會歸還,但錢多時就會歸還。
低同理、低偷竊厭惡:無論何時都不會歸還。

所以我想不光是執法有成本,表達善良也同樣有成本。

嚴法並不能表示「能降低善良的行為成本」,因為這中間還有執法、審判、服刑的過程。

如果動不動就死刑,因為缺少蒐證的必要,也不需要耗費心力去衡量案件的各種因素,關進去也不用檢討囚犯的生心理需求,到頭來也會令執行善良行為成本提高,那很容易就會衍生為執法的結構性貪腐了。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這跟通貨膨脹一樣,法定嚴了,嚇阻力相對就會跟著貶值,一個道理。

恰如秦法,商鞅以後,在秦國,人人都不覺得沒鼻子是件很奇怪的事;相反,有鼻子反而成了稀有動物。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辯論不是數學題,它沒有一個標準答案,如果有,那哲學系可以關門了。

你若問我司法需不需要考慮人性?我的答案是:「當然要!」

我盡量簡單說。

如果司法不在乎人性,那麼社會將很難運行,系統很快就會崩潰!正所謂「水至清,則無魚」。

我說個小故事。(莊子上身)

秦法規定:服搖役者,聞令後需於三日內抵達目的地報到。

秦統一六國前,由於秦國面積小,在秦國範圍內無論到哪,三日內都能趕到;可當秦一統天下後,國土面積瞬間放大好幾倍,可就不是想去哪,哪都能三日趕到!

你說,這時候需不需要顧及現實,修法調整?

秦朝官員有他們的考量,內部也曾辯論過;但最後為了顧及積極性(擔心放寬後,效率會降低。),以及「三日」這個時間已使用多年,都沒出事,於是就很自然而然的,循往例繼續沿用。

沒曾想,卻遇上陳勝、吳廣,因為趕不及在三日內抵達長城,反正橫豎都是死,乾脆半道上,起義造反了!

如果當初秦朝官員把三日放寬至七日,或許就能避免一場革命。

司法是約束人的野性,他必須考慮人性;與人有關的任何事物,都無法用數學模型去推導,因為人性是混沌的,是算不準的,硬要把1+1=2的死定律套用在人身上,不出意外的話,早晚會出意外!

共產主義當初在發想的時候,就是沒把人性這件事想全,導致後來在運行時,各種BUG,各種卡。

但我還是覺得「司法應不應該考慮人性」這個題目很好,可以讓學生們獨立思考,隨著年紀增長,見識增加,見過世面後,遇到的人事物多了,會有不一樣的看法。

最後引用修禪的概念來總結。

初階段:看山是山,看海是海。

二階段:看山不是山,看海不是海。

最終階段:看山還是山,看海還是海。

也許再過10年,同樣的問題你再回頭問自己,會有不一樣的感觸。

按讚的人:
Bucky8787 颜伯峰 🇲🇾 3年前

如果说司法完全不考虑人性,会使社会难以运行下去,目前来看,新加坡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,反而因严法使其发展的在国际有一席之地!(望向彼岸的我正叹气)

当然司法不能过度取决于人性,就像台湾,之前有人杀人,那个被告不至没坐牢,还无罪释放!说是什么可教化的......

所以说在司法上,理性与人性需取得平衡,尽管我还没看见过度的理性或人性造成了什么可怕的结果。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我覺得新加坡的法律並沒到無法運行的地步,至少和秦法比,那文明太多太多;秦法動不動就要割人家鼻子(那還算輕刑),新加坡光抽人屁股,就已經算重刑了!

打屁股放在大明朝,那叫明朝官員的日常。

台灣司法改革,改得就是這類的「BUG」,我覺得這不是法依不依人性的問題,而是後門有沒有被打開,打開後有沒有去補丁、去堵上的問題。

WINDOWS系統都三不五時在更新了,何況是法律。

按讚的人:
羽璃|芝蘭春 🇹🇼 3年前


我們通常會說「高見」喔
因為要放低自我姿態,抬高他人價值
如果是自己的意見可以說淺見
但如果說別人(尤其是像知兄那種大角色)說高見會比較好

按讚的人:
知閒言炎 🇹🇼 3年前

哈哈,我還真沒注意到這麼細節。厲害。

按讚的人:
知閒炎言的雜談館
一個我想到什麼寫什麼的地方。在不影響正文閱讀的前提下,其他無關劇情的碎念或涉嫌劇透(注意警語)的文章都放在這裡。
  加入部落
建立日期:2022年01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