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那(源自梵語:चीन,cīna),亦曾譯作至那、脂那、摩訶支那、摩訶至那國等,與震旦同義,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,經佛教經典傳入中國。在中央政權周邊國家或地區,如日本、大韓民國、吐蕃的古代佛教文獻也有使用「支那」這個詞。古代中國有佛教徒以印度為「中國」,稱中國為「支那」。
使用這個詞彙稱呼中國的習慣於9世紀初經由佛教交流傳入日本。江戶時代後期,「支那」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一種稱呼。在明治維新之後,該用語由日本傳回中國,中國知識份子、中華革命黨人開始使用這個名詞。1894年甲午戰爭後,日本躋身列強,並獲得二億兩白銀賠款及台灣與澎湖,部分日本人的態度由此對中國人變得輕蔑,「支那」一舊稱便有看似食古不化的味道。1912年宣統退位,中華民國建國後,日本內閣不再使用「大清國」或「清國」等詞,公文書中開始使用「支那」或「支那共和國」稱呼中國,未隨即新稱「中華民國」,在部分人眼中此後遂含歧視之意。
從1913年到1946年間,中華民國政府和民間多次要求日方停用支那一稱。1913年10月16日,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駐日代理公使向日方要求廢除「支那共和國」稱呼,改稱「中華民國」,但被日方拒絕。在《二十一條要求》交涉、巴黎和會及五四運動時,中方對日方堅持使用支那一詞進行抗議,亦未獲理會。1930年,國民政府明令拒絕接受使用支那來稱呼中國的日本公文書。最終自1932年起,日本在外交場合中不再使用這個名詞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日本盟軍佔領時期,駐日盟軍司令部政治顧問團對「支那」稱謂進行了調查,確認「支那」稱謂含有蔑意,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對中國的歧視語,且被用於仇恨中國的演繹上,指導日本政府應予改善;1946年,日本政府通令日本國內公文書中不可使用支那名稱。日裔歷史學家若林正宣告這個「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」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。
出於近現代日本對「支那」一詞的貶義使用,現今該詞在中國大陸等地的一些觀點中歸為歧視語,稱呼中國人為支那人,類似於在日本稱呼日本人為「Jap」、以及在美國稱非裔美國人為「黑鬼」(Nigger),被視為含有種族歧視或侮辱的意涵,在中華民國法院見解中則不認為此詞必然是歧視用語,歸屬於言論自由範圍,法律不干涉。目前在佛教研究、歷史、地理學和地質學等研究中,「支那」於學術範圍中尚有少量使用,如音譯自法語的印度支那、交趾支那,以及日文中的「東支那海」「南支那海」(日語:東シナ海、南シナ海,即東中國海、南中國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