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dArea 🇹🇼  ·  1年前

「我很焦慮」這種話語,可能會讓你更焦慮,讓你原來可能為某些事情焦慮,而現在你在為自己的焦慮狀態而焦慮。

https://i.imgur.com/RoVgjDk.png

我有一個朋友,是一個母親,最近總是眉頭深鎖的。我問她說,最近還好嗎?她嘆了口氣,緩緩說道:「上個周末,我去找親戚串門子,但是我兒子跟我說自己肚子痛不想去,我同意他了。但是我回到家後,看見孩子正在一邊看電視,一邊吃雪糕,我很生氣,所以我就動手打了他。」

其實,這位媽媽這樣的暴怒的行為,我知道的就不止一次了。因為她很愛孩子,很擔心孩子成績很差,老師會不會不喜歡他,以後會不會考不上好學校。所以她對於孩子都非常敏感,不管是孩子不按時起床,或是沒有按時寫作業,只要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把她引爆。

或許,我們可以簡單地說,這位媽媽就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焦慮罷了。但是如果連這位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反應過分了,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去了解,她這種似乎有點過度的焦慮是從哪裡來的呢?如果放在我們身上時候,當這種焦慮發生時,我是怎麼「想」的呢?

很多的時候焦慮不一定是壞事,你不需要排斥它,面對它最正確的態度就是,把它當成一個資訊。這個資訊背後的完整內容,需要你去追問,更是需要我們去翻譯。你需要問自己:發生了什麼事情呢?我在擔心什麼呢?

比如說,你過幾天要上台演講,但是你很焦慮。這時候,你可以問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焦慮呢?是擔心口才不好失去重要的機會嗎?還是害怕別人挑戰我的觀點呢?還是緊張害怕忘詞顯得沒面子呢?」

當我們這樣去問的時候,你會發現答案本身就會給我們行動方案,它會告訴我們,我們能做什麼。比如,你擔心別人挑戰你的觀點,那你可以更全面準備你的內容,如果你擔心忘詞,那就多被背幾次,或是多做幾次預演。所以,焦慮不是壞事,如果你發現你並非無能為力,你只需要做些什麼,就能避免壞事發生。這時候,焦慮是不是就減輕了。也就是說,焦慮的敵人,就是行動。

當然,有很多焦慮是隱蔽的,就是可能有莫名的壓力,而且不容易辦別壓力到底是什麼。比如剛剛那個演講的例子,有的人已經準備很充分了,但還是會不安,那是為什麼呢?這時候,你可能會發現,焦慮未必來自客觀的威脅,而是來自某些更加個人化的原因。

不管怎樣,就算你覺得你的生活中焦慮情緒已經是一種常態,也請不要把它們籠統地用「焦慮」兩個字帶過。因為「我很焦慮」這種話語,可能會讓你更焦慮,讓你原來可能為某些事情焦慮,而現在你在為自己的焦慮狀態而焦慮。

正確的方法是,告訴自己:我為什麼擔心呢?是害怕什麼事情嗎?資訊就被「翻譯」出來,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的釋放。做到這點並不難,但有時候還不夠,你還需要找出你的焦慮時背後的那個想法。

在心理學有個「合理情緒療法」,也叫ABC療法。
A代表正在經歷和發生的事情。
B代表一個人的觀念和想法。
C代表一個人的感受和行為。
A+B=C,也就是A和B加起來,才導致了C。
我們無法選擇A,要想讓C有改變,唯一可能去改變就是B,也就是觀念和想法。

回看開頭那位發怒媽媽的故事。她當時的想法是:孩子居然撒謊,他怎麼可以這麼不誠實?她想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會不會是個騙子,他對自己這麼沒有自控力,以後會不會非常沒有前途?這麼越想越焦慮,也越憤怒。

我們很多人都一樣,每一個焦慮背後都有一個我們自己的想法,這個想法是我們對眼前發生事情的觀點和評價,也是對未來的主觀推斷。這個想法經常是以「如果……就……」的形式出現。比如,我如果這周沒有完成這件事情,可能會永遠拖延完成不了等等。所以,當你焦慮的時候,你應該問問自己:
「我是怎麼想的?」
「眼前的事情哪些是客觀發生的嗎?哪些是我的觀點和信念呢?」
「我的觀點和信念一定正確嗎?」
「換一個想法情況會不會有改變呢?」

你要知道,你的觀點和信念也不是突如其來的,它跟我們怎麼習慣性看待這個世界有關。因此,當你發現有某個慣性的焦慮反應的時候,你可以試著去找找焦慮的源頭。有一個方法,或許你可以試試,就是寫「情緒簡歷」。

那怎麼寫「情緒簡歷」呢?你可以準備一支筆和一張紙,紙分左右兩欄,試著去回憶在你可以想到的過去時間段裡面,有那些人生大事發生?這些事情,可以是開心的,也可以是難過的,但是這件事發生對你記憶深刻,並且會有情緒和認知上的影響。

在紙的左邊,寫上這件事情是什麼;右邊對應的地方,寫上事情對你的影響事什麼。影響部分不論是外在的影響、情緒和認知上有什麼影響。比如,
難過部分:
左邊寫上,某一年參加大學聯考,因為身體不舒服,沒有考上理想學校。
右邊寫上,錯失進入好學校的機會,感覺人生不如意,開始自卑起來了。
開心部分:
左邊寫上,某一年參加業餘歌唱比賽,獲得亞軍。
右邊寫上,自此對自己更加有信心,一下子打開音樂方面的個人道路,人生也開朗起來了。

這個做法,其實是一種簡單的自我洞察方式,它可以讓你知道,你的觀念和想法是如何形成的。因為在生命中每一件事情的發生,對我們認知和感受都是有影響的,只不過有些被強化了,有些被弱化了。但能夠被你寫「情緒簡歷」的時候回憶起來,一定是被你強化的部分。

不過,我們在書寫「情緒簡歷」的時候,記得!不要光回憶那些挫敗和不如意的經歷,那些正面的記憶也要寫下來。因為當一個人焦慮嚴重的時候,能想到的事情大部分是負面的、挫敗的。 回憶正面的記憶,能讓你更客觀地觀察到,人的狀態是流動的,有好的也有壞的,你當下的狀態並不代表你的全部。

再回頭看那個焦慮的母親。她書寫自己的「情緒簡歷」的時候,有紀錄一件事情 —— 自己早年有答應人家一件事情,但是自己沒有做到,對方連解釋機會都不給她,就和她絕交了。這可能就是她對不守信這件事情,反應如此激烈的原因了。

我們不需要像哲學家一樣,把生命那樣的參透,但是我們可以去瞭解自己的焦慮到底是怎麼發生的。因為覺察,本身就是一種治癒。

心理學 #焦慮 #情緒簡歷 #合理情緒療法

https://i.imgur.com/k31p6Mn.png

按讚的人:

共有 0 則留言

WordArea
資源有限,共用無限;知識有限,資源無限。
知識分享、共同分享、共同學習、共同進步。
分享知識,它與幸福共存,分享與快樂同在。
Word Area,是你學習知識的好朋友。

粉絲專頁 👉 👉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ordArea0224
  加入部落
建立日期:2022年08月23日